新加坡移民专家、财务专家
企业热线:+65 65326937


服务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是:首页>新闻中心>新闻中心新闻中心

新加坡华文旧体诗的传播途径

发布时间:2012-12-27 13:33:01

作者/来源:中华古玩网(2012-12-11) http://www.kaixian.tv

  新文学传统的确立,旧体诗逐渐被淡出主流创作话语。而新加坡相对于风起云涌的世界文学潮流,其弱势地位不言自明。如此一来,这样一个文学边缘地区的边缘文体,无论审美价值抑或是精神传统都被人们所忽视。更为严重的是,遍布于新加坡和国内各类史料中的旧体诗文本实际上是被忽视的。实际上,从明代至今,新加坡本土创作的旧体诗被大量地付梓于华文报端,同样也有值得尊重的诗集流传于世,更一直有诗社活跃在新加坡本土。而现代化的传播方式又给当代华文旧体诗的发展提供舞台。新加坡华文旧体诗的存在状态是超乎我们想象的。

  (一)报纸及其副刊

  应该说新加坡华文旧体诗最重要的传播渠道就是报纸。李庆年所说的“马华旧体诗的研究资料几乎全都出自新、马报纸”是一点也不为过的。就今天可以查阅到的史料来看,真正有能力出品诗集的依旧是少数,正如邱菽园所说:“《槟榔屿志略·艺文志》著录凡十数种,据称皆流寓诸子笔墨。余尝欲致之一室,皆有采录,以广其传。使人人市求之不得,始知皆未刊行本也。”大批的旧体诗作者及其作品依然散见于各类华文报纸。

  新加坡的第一份华人报纸是华人薛有礼创办的《叻报》,从1881年创刊到1932年停刊,一共维持达51年之久,是新加坡影响最为广泛的报纸。之后《新国民日报》、《天南新报》、《星洲日报》等华文报纸纷纷创办。值得一提是,这些报纸的副刊,大都开辟出文艺专栏,刊登旧体诗、散文、小说等,这些文学作品的发表不仅成为海外华文文学的发端,更为华文旧体诗的创作和发表提供了广阔天地。据统计,在新加坡,《叻报》、《新国民日报》、《天南新报》、《总汇新报》、《槟城新报》、《益群日报》、《南洋商报》、《光华日报》、《星洲日报》等报纸的副刊上都刊登有旧体诗。而由于时代条件,包括读者和发行量的限制,早期的新加坡华文旧体诗鲜以诗集形式出现,绝大多数作品都依附于报章副刊存在。正如邱菽园在《五百石洞天挥麈》中所言:“《槟榔屿志略·艺文志》著录凡十数种,据称皆流寓诸子笔墨。余尝欲致之一室,冀有采录,以广其传。使人人市求之不得,始知皆未刊行本也。”报纸副刊就成为新加坡华文旧体诗早期传播的主要渠道。这些华文报刊对旧体诗的刊登从开始偶有作品刊登,到后来旧体诗质量和数量的提升,在《叻报》、《新国民日报》甚至有“诗联摘录”、“诗章照录”等专栏。这一传统延续至今,甚至如上文所叙, 2010年8月27日在新加坡《联合早报》的“文艺城”整版刊登了“国大中文系学生旧体诗选”,所刊载的全部是新加坡国立中文大学学生的旧体诗诗作。

  (二)诗集印制

  本文对新加坡华文旧体诗作者所进行的分类中,第一类作者新加坡的“过客”,由于本人没有在新加坡常驻,这一类作者的诗作大都散见于其印制的诗集之中。我们力图从明清过南洋的官员或使节回国后印制的诗集中对这一类诗人进行筛选和鉴别。这一类诗人甄别的重要标准就是确实往来过新加坡。笔者将此类诗集总结如下表:

  第二类诗人,即新加坡的“流寓”者。这类诗人的旧体诗创作都有专门的诗集,资料的收集难度稍低,只是由于读者面的限制,这类诗集印数相对较少,大都得于新加坡本土。诸如此类代表性诗人邱菽园的《邱菽园居士诗集》、《啸虹生诗钞》及《庚寅偶存》,潘受的《潘受诗集》、《海外庐诗》。

  第三类诗人创作的当代新加坡的华文旧体诗,如前所述,实际上已经沦为边缘国家的边缘文体。旧体诗的创作从作者、读者到出版都受到极大的限制。而当代旧体诗作者的创作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是真性情的创作。自费印制部分诗集,馈赠或出售,都成为我们审视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的重要窗口。例如当代新加坡著名旧体诗社团新加坡新声诗社编辑的《新加坡新声诗社诗词选集》、《新加坡新声诗社百期社课选辑》等。

  (三)社团传播

  如前所言,明清时期,由于下南洋人数剧增,这些早期移民在海外聚族而居,保持着华人的文字习惯、文化传统而形成相对独立的华人社区。这种相对独立性使得他们在与当地人群进行社会交往时,避免被同化。而保持这种相对独立性的手段就是华文报刊、华文教育和华文社团。尤其是社团,更成为维系华人民族意识和特质的重要纽带。

  根据《新马华人教育发展小史》记载:“1786年以前,英人莱特(F.Light)初到马来亚的槟城,就发现有华人老师张理之的坟墓。英传教士汤姆逊( G.H.Tomson)也说,新加坡在1829年已有私塾三所。但是有文献可考的,当首推陈金声父子所办的萃英义学,又称萃英书院。它创立于1854年,直到1957年才停止。”华人初到新加坡时所建立的书院,大都设置在大伯公庙内,所用的教材几乎就是中国旧时教育的课本,诸如《三字经》、《中庸》、《论语》、《孟子》、《大学》等,对学生的教育自然就是文言文教育,而这一过程几乎是和国内同步的。当“戊戌政变”中国废私塾开设新式学校后,新加坡才开始出现新式教育。

  例如官办性质的有1881年左秉隆创办的会贤社、由黄遵宪改建的图南社都会按期拟定诗文课题,招徕新加坡文人应答,对于优胜者还有奖金鼓励。在华文报业发展后,还将每期的优秀诗文登载于报刊。再如私人成立社团的,例如邱菽园于1896年创立的丽泽社,从创办之初就是一个纯文学团体,“不过诗联,诗唱等题”,再由创办人邱菽园亲自点评,给予物质奖励。

  (四)网络传播

  伴随全球化浪潮与多元价值观的后现代文化语境,借助于高速发展的网络信息科技,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新加坡华文旧体诗传播的途径扩展到网络。这种依靠网络发布并实现广泛传播和有效互动的方式,已然成为当代新加坡华文旧体诗传播的重要途径。例如最著名的“随笔南洋网”,不仅有专门研究旧体诗的“诗辞雅座”专栏,更会不定期地组织讲座、征文等活动,参与者有职业文人,更有许多旧体诗爱好者,使得这种传播方式在具有自由性的同时,也实现了旧体诗的大众化、平民化。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新加坡当代旧体诗作者开办自己的旧体诗博客。

  纵观新加坡华文旧体诗的传播方式,构成了报刊、诗集、社团以及网络四方良性互动的空间格局,出现了诗歌资源的整合趋势,使得旧体诗的土壤和氛围得到改善以及最大范围延续。

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加坡介绍 | 新加坡移民服务范围 | 投资移民动态 |注册新加坡公司 |

Copyright © 2011 版权所有: Www.SunBridge88.Net 电话:0065-65326937 传真:0065-65327930 企业热线:+65 65326937 技术支持:云搜宝
新加坡新侨咨询是专业从事新加坡创业移民,投资移民,新加坡公司注册的移民咨询公司,提供专业的新加坡投资移民、 创业移民、休闲移民等服务;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云搜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