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周后,当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行政总裁冼博德(Peter Sands)塌上仰光机场的停机坪时,那一刻将标志着该行在被迫离开10年后重返缅甸。
这还将突出表明,东南亚正变成渣打银行亚洲业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尽管渣打银行的注册地在英国,但根据目前最新全年数据,2011年该行约90%的税前利润来自亚洲、非洲和中东地区。该集团超过四分之一的税前收入来自包括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越南和印尼在内的东南亚地区。印尼是该地区最大的经济体,渣打银行持有该国宝石银行(Permata)的少数股权。
这6个国家是东盟(ASEAN)内部最大的经济体,东盟拥有6亿人口,国内生产总值(GDP)之和超过巴西或印度。
尽管长期以来,东南亚一直因中国和印度而黯然失色,但该地区对经济衰退表现出了更强的适应性。同时,由于中产阶层的兴起和地区内部贸易的发展,很多经济学家将东南亚视为今年一个重要的增长神话。
上月,亚洲开发银行(ADB)修正了其对该地区2012年增长预测,从5.2%上调至5.3%。
冼博德在新加坡接受采访时表示:“确实,东盟的实力一直以来都遭到了低估,这是因为人们对于印度和中国谈论很多,或许没有真正对这些国家予以应有的关注。”新加坡是渣打银行批发业务总部的所在地,批发业务占该集团营业总收入的60%。
东南亚地区很多国家表现出了许多令银行家们垂涎不已的趋势:储蓄率为全球最高,信用卡使用量不断增加;在商业银行业务方面,家族控股企业急需资金进行业务扩张。但是,东南亚经济体一体化程度日益提高,是真正吸引渣打和星展银行(DBS)等同城竞争对手的地方。星展银行总部设在新加坡,是东南亚地区资产规模最大的银行。
根据波士顿咨询集团(BCG)的一项研究,新一代亚洲企业已开始与西方企业展开合作,以支撑业务增长。该研究举例称,在新加坡上市的全球第二大棕榈油生产商金光农业资源公司(Golden Agri-Resources)与丹麦运输公司Stena Weco组建了一家合资公司,借此扩大棕榈油销售规模。冼博德表示:“不同行业的企业都在(建立)跨越多个国家的供应链和业务模式,这恰好可以发挥我们的优势,因为我们的批发银行业务真正区别同行的特色,是我们作为一个无缝网络提供服务的能力。”
他表示,即便在缅甸,这一趋势也可能会继续下去。1862年,渣打首次在这个当时被称为Burma的国家开设了分行。“我们进入缅甸已经很长时间了,因此遍及该地区的贸易与供应链都是非常水到渠成的事情。”渣打银行退出缅甸是国际制裁所迫,制裁促使很多外国企业离开缅甸。
人们对于亚洲其他地区感到担忧。印度的不良贷款一直在增加,对于香港可能出现房地产泡沫的担忧正在升温。香港是渣打风险敞口最大的单一市场,约占该集团贷款总额的19%。
冼博德乐观地指出,该行抵押贷款账簿的贷款与价值比率(loan-to-value ratio)为48%,这“与英国抵押贷款账簿的该比率有很大的不同”。他辩称,香港的房地产价格涨幅处于市场高位,这里的买主通常用现金购买房产。“我们对香港相当乐观,特别是在香港与中国内地经济日益一体化的情况下。”
尽管经济学家今年看好东盟国家,但人们对正在显现的社会经济风险也感到一定的担忧。
在上月的一份报告中,汇丰银行(HSBC)特别强调了2014年印尼总统大选之前的政治博弈;围绕两个月后马来西亚大选结果的不确定性;以及泰国的政治紧张局势。
冼博德似乎并不紧张。“现在很多国家正在进行选举,这很有可能会放慢我们在个别国家的业务。但从全球经济的角度以及对亚洲的影响来看,最重要的问题是:美国和欧元区能否化解各自不同的挑战?因为任何脱钩(即亚洲与西方世界脱钩)理论都已被彻底埋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