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0名在电子原料印刷与切割的顺风私人有限公司里工作的员工,因为公司利用增长与同惠计划(Inclusive Growth Programem,简称IGP)下的津贴引进高功能的印刷与切割器材,工作效率增加了200%。
这群月薪在1400元以下的员工也因此得到约10%的加薪,以及比以往更丰厚的奖金。
公司董事高泉盛说:“以前,这个生产线上的员工每小时只能完成4000件产品,引进新器材后,他们每小时可完成的产品多达1万2000件。”
2009年,经济战略委员会为生产力定下的2%至3%年均增长,隔年,全国生产力与延续教育理事会(NPCEC)正式投入运作。理事会将目标锁定在16个行业上,包括建筑、制造、款待,以及专业和商业服务业等,这些领域佔新加坡国内生产总值的55%,雇员人数佔就业人数的60%。一开始的时候,2010年的生产力获得11.1%的骄人增长,但是到了2011年,生产力增长却锐减,仅1%。去年首9个月,生产力继续下滑,平均跌幅达2.4%。
IGP是已推出的其中一项鼓励企业提高生产力的计划,计划由政府拨款、全国职工总会属下就业与职能培训中心(e2i)推行,企业在购置提升生产力的设备或技术,或展开流程重组时,能获得高达50%的津贴。
有别于其他生产力提升措施的是,IGP要求受惠企业与低薪员工分享提高生产力后取得的成果。
他说:“在推行IGP的公司里,低薪工人的基薪都比没有推行IGP的公司的基薪来得高。提高薪金中的固定部分意味着低薪工人将享有长远、可持续的薪金增长。”
对高泉盛来说,通过科技提高生产力的另一好处,是新器材大大提高了公司生产过程的精准度,公司日后可接下更高增值的订单,为公司开拓新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