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批准10.3万亿日元经济刺激计划、抛出‘无限期’超宽松货币政策之后,日前安倍政府又举起一把利剑,宣布将加入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谈判。
尽管同前任首相一样也面临国内不小的反对声,但安倍态度依然坚决,称这是日本“最后的机会”。对于近年来饱受老龄化和通货紧缩困扰的日本来说,这无疑是提振经济的一个重要契机。
作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框架内的多边自由贸易协定,TPP并非APEC的简单复制品。一方面,TPP是一个自由化程度更高的多边经济合作机制,另一方面,在美国高调加入之后,TPP俨然已经成为美国重返亚洲的战略支点,建立以其为主导的横跨太平洋的亚太经济合作体系,进而赢得全球的战略优势。
由此,不少学者认为,日本参加TPP实际上是配合美国的亚洲战略,意在巩固日美同盟关系。但日本的目标显然并不止于此。
无论如何,伴随日本的加入,TPP将对亚洲区域合作中日益活跃的以东盟为主导的“10+X”模式构成直接挑战,主导权之争已然浮现。
安倍不遗余力
2007年,韩美双边自贸协定(FTA)签署。尽管之后因纷争导致协议未能生效,但日本自此被韩国落下的感觉越发明显。
由于美国在东北亚的影响得到加强,原有的利益格局有所改变,因此有分析认为,韩国希望通过韩美FTA体现作为“中枢国家”的作用,在与中国展开FTA谈判的同时,继续进行与日本的FTA谈判,从而谋求更多经济和政治利益。
不过当时日本媒体首先感受到的则是,上述举动对日本经济所会带来的负面影响,“美韩联手后,日本尖端电子产品、汽车等出口都会受到影响,日企无论在韩国还是在美国都将面临价格竞争处于劣势的情况”。日本经济产业省的官员也称,日本对美韩FTA可能导致日本丧失对韩国的竞争优势深表担忧。
据黑龙江省社科院东北亚研究所所长笪志刚介绍,以经团联为首的日本产业界也一直在敦促日本政府尽快加入TPP谈判。日本经团联会长米仓弘昌曾直言,如果不加入TPP,日本将会成为“世界的孤儿”,政府当局要好好考虑国家利益。2010年11月,日本经团联、日本工商会议所和经济同友会也曾在东京集会,作出要求日本政府尽快参加TPP谈判的紧急决议。
参加TPP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据日本政府测算,通过加入TPP可在10年内使GDP增加0.6%左右(约合3万亿日元),而考虑到对服务、投资的拉动作用,最终可能会取得更乐观的效果。
不过由于日本国内对加入TPP也存在较大的反对声,因此从鸠山由纪夫到菅直人再到野田佳彦,日本历任首相对是否加入TPP谈判均心存忧虑。
日本农业一直依靠政府补贴和贸易保护,竞争力并不强。有数据显示,仅这些受高关税保护的农产品的生产额就超过3万亿日元,一旦撤销关税,依据日本农林水产省的统计,日本将承受高达11.6万亿日元的损失,其中农业承受的损失就达7.9万亿日元,并使340万农民失去工作。
正是考虑上述因素的影响,安倍晋三不遗余力地宣扬参加TPP的诸多好处。就在作出决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安倍晋三表示,这是日本加入TPP并参与规则制定的最后机会,“如果日本仍然自我封闭,就意味着可能丧失促进经济增长的机会”。
笪志刚告诉新金融记者,日本加入TPP谈判就是要利用美国重返亚太来捞取国家利益和战略利益。正如安倍所言,如果再晚一些加入谈判,日本可能就被排除在关键的TPP规则制定进程外。而一旦加入,则有能力以重要参与者的身份引导规则制定。
外界猜测,安倍此次之所以敢冒险力推TPP,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美国会在“敏感产品关税”方面“让步”。也有消息称,按照已同意加入TPP谈判的11个国家(不包括日本)所达成的“TPP框架”,谈判对象将是“所有商品”,但美日缔结的最新联合声明则确认双方存在应予以照顾的“敏感领域”,“无须在谈判之前事先承诺单方面消除所有关税”。
小国的盘算
作为APEC框架下的FTA,TPP不仅包括贸易自由化、便利化,还包括服务贸易自由化、政府采购、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合作等。另外,TPP还根据北美自由贸易区章程,制定了劳动合作和环境合作的补充协定。
就在今年3月13日,TPP第十六轮谈判在新加坡落幕。有关服务、电子商务、卫生与动植物检疫措施、贸易技术壁垒、政府采购等领域的谈判也在积极进行当中。
回溯历史,TPP却是由几个小国率先推动建立的。
1998年,澳大利亚、新西兰、智利、新加坡以及美国就希望通过缔结一项优惠贸易安排(PTA)来推动APEC区域内的贸易自由化。不过由于美国之后将主要精力转向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因此当时并未真正加入这一贸易安排。当时只有新加坡和新西兰缔结了双边PTA。直到2002年,新加坡、新西兰和智利宣布启动“太平洋三国更紧密经济伙伴关系”谈判。2005年,文莱正式加入PTA,形成了P4。而P4正是TPP的前身。
尽管TPP的初创成员都是一些小国,但其地缘特征却为之后再度被美国看重埋下了伏笔。新加坡、文莱是东亚国家,新西兰是大洋洲国家,而智利是南美洲国家。虽然这四个国家分散于三大洲,但共同面临太平洋,跨太平洋组织的雏形浮现出来。
在TPP缔结之后的最初几年里,并没有受到国际社会的太大关注。直到2009年11月召开的APEC会议之前,美国正式宣布加入TPP,这才使原本默默无闻的TPP突然成为焦点。
不同于以往签订的双边自贸协议,TPP体现的是“多边”和“亚太”的概念。而曾经被忽视的亚洲国家的崛起,让美国深切意识到必须立刻参与进来。
相对于APEC在协商过程中容易出现各执己见的现象,再加之讨论的议题较广泛和分散,所以即使是达成多数同意基础上的一致意见也较为困难。但TPP却天生带有机 制化程度高的特征。由此美国选择了APEC框架内的TPP,将其作为亚太战略布局的重要支点。
对于美国的加入,不少分析人士认为,此举意在借助“一体化”概念消除亚太各国针对美国优势产品、服务的贸易壁垒,从而扩大美国的出口优势和经济导向能力,扭转美国对东亚的巨额贸易逆差走势。但实际上对一些亚太小国而言,美国对资源能源的需求量和巨大的市场更为吸引人,它们也试图在地区大国的博弈中左右逢源,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记者注意到,在东盟10国中,泰国去年11月宣布将讨论参与谈判,菲律宾也正在考虑当中。越南早先的加入也耐人寻味。分析人士认为,在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后,越南急需利用TPP平衡中国在其国内和东盟的影响力。
当然仅从经济的角度看,在众多的FTA中,TPP由于涉及内容和领域广泛,各成员国对全部进口商品实行贸易自由化,越南也可借此获得相关国家的“市场准入”。
尽管TPP可能给越南带来政治、经济和战略利益,但越南仍面临较大挑战。越南媒体曾担忧,市场开放可能全面冲击越南国内产业。
谁是主导者
根据去年3月发布的《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2012年度报告》显示,亚太经济体向WTO通报的区域贸易协定绝大多数都涉及区域服务贸易。
目前在亚太地区,区域内经济体之间的区域贸易协定有29个,跨区域的区域贸易协定有58个,发达经济体与发展中经济体达成的区域协定有34个,发展中经济体之间达成的区域贸易协定有50个。
需要指出的是,决定亚太地区未来自由贸易发展的,除“重返亚洲”背景下美国强势介入TPP的新情况之外,还有赖于东亚区域内各方特别是东盟和中日韩的推动。
在亚太经济一体化中,日本一直想扮演主导者的角色。
早在上世纪60年代,日本便开始筹划“太平洋经济圈”的种种设想。
1977年,日本政府投资3亿日元,集中全国最著名的野村、三菱、政策科学等研究所,发布报告提出“太平洋共同体”的思路。
1979年,时任日本首相的大平正芳在上述报告的基础上推出了“环太平洋合作构想”的新提法。
1983年,时任日本首相的中曾根康弘又提出了“太平洋经济文化圈”的设想。
……
尴尬的是,这些构想均止步于意愿阶段。原因在于,当时环太平洋国家经济水平还比较有限,而更重要的是它们对日本还缺乏足够的信任。
相比日本,正式成立于1967年的东盟在亚洲区域合作中倡导者的角色更加凸显。文莱、柬埔寨、印尼、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这10个成员国已经习惯于集体行动,以东盟的名义与中日韩等亚洲大国开展合作。
近年来,通过不断地扩展“10+X”合作机制,东盟一直试图保持自己在亚洲区域经济合作中的核心地位。其中,中国与东盟的“10+1”进程是合作当中最深入、最富成果的一个。
资料显示,在2010年1月自由贸易区全面启动后,中国与东盟双方约有7000种产品享受零关税待遇,实现货物贸易自由化。而整个自由贸易区规模涵盖19亿人口、6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和4.5万亿美元的贸易额,这是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世界最大自由贸易区,而经济规模仅次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
不过对东盟来说,当前TPP已经在挑战着东盟在亚洲区域合作中的主导者地位。值得注意的是,在东盟10国中,已经加入和有意加入的国家便已达到7个。
以至于前东盟秘书长素林不得不对内“喊话”,称东盟经济一体化优先于(TPP)。去年2月,他曾表示,东盟应优先致力于内部经济统合,区域内贸易自由化主导权如被美国掌控,东盟一体化建设恐走入歧途。
当然未来“10+X”发展究竟如何,关键还在于中日韩三国的态度。
中日韩“悬疑”
就在日本宣布加入TPP谈判之后,中国商务部3月19日也发布消息称,中日韩自贸区第一轮谈判将于3月26日至28日在韩国首尔举行。
在外界看来,砺剑十年的中日韩自贸区谈判终于有了时间表。
笪志刚告诉新金融记者,中日韩的FTA早就该谈了,只是由于中日关系紧张,没有氛围去谈。
对日韩来说,深化与中国的贸易无疑将助力经济持续增长。一方面,中国仍然拥有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等资源优势;另一方面,中国的消费能力也在不断提升,这都为日韩的投资与出口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
至于下一步谈判的关键,政治意愿将成为重要考量。不少学者也担忧,日本可能出于美方TPP的制约,影响中日韩自贸区谈判的进程。
而就在中日韩的FTA谈判即将开启的同时,“欧盟和日本或将于3月25日举行的第21次日欧峰会上正式启动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的消息也不胫而走。
据称,欧洲理事会去年11月正式授权欧盟委员会开始与日本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日本方面希望在此次峰会上宣布自贸谈判正式启动”。
去年5月,中韩自贸协定谈判正式启动。在外界看来,中韩自贸区谈判一旦结束,将极大推进中日韩自贸区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