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国际网络周自2016年举办以来,持续吸引世界各地的业界及政界人士汇聚狮城交流,与会人数几乎翻倍。我国将继续与国际社会展开合作,奠定新加坡在全球网络安全领域的领先地位。
通讯及新闻部长兼内政部第二部长杨莉明与新加坡网络安全局局长许智贤10月18日接受本地媒体采访,总结过去三天我国主办的新加坡国际网络周(Singapore International Cyber
Week)活动。
杨莉明指出,新加坡早已认定,网络安全不是一个国家可以自己寻找答案的领域,因此有着强烈的国际合作动力。作为负责任的国际社会的一分子,通过创建新加坡国际网络周这样的国际参与平台,不仅可以接触全球各地最先进的科技,也可为国家的网安发展做贡献。
“没有一个国家可以认为自己能完全免受网安风险的影响,因为我认为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声称他们的系统在某种程度上没有数码化。”
杨莉明透露,约6000人参加了2016年的首届新加坡国际网络周,今年则有近1万2000人参加;2016年有近50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今年则有超过80国代表出席。她说,新加坡国际网络周也颇具包容性,一些在其他国际会议中不见得受邀的国家,也能在新加坡国际网络周发声。“新加坡国际网络周这种务实的导向,赋予了它对国际社会的价值。”
杨莉明说,全球与会代表对于如何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新型威胁的讨论,也日趋成熟。例如,除了共享有关网络事件的信息,如今各界也期待我国去年宣布成立的亚细安地区电脑应急反应小组计划,能够共享有关恶意软件(malware)骗案的信息。“如果能这样做,将为我们的武器库提供又一个打击骗案的武器。”
网安局局长许智贤指出,新加坡国际网络周之所以能与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RSA信息安全大会、以色列网络周(Cyber Week)并列成为当今全球最重要、最可信的三大网安会议,与我国秉持的国际合作模式密不可分。我国不仅与亚细安国家合作,也与其他国家合作,这两个轨道是相辅相成的。
许智贤说,我国发起第一次亚细安网络安全部长会议时,新加坡网络安全局是亚细安国家中唯一一个网安局,如今多数成员国已有管理网络安全的部长或机构,可见新加坡在促进区域国家国内网安发展方面起到了催化的作用。
他补充,网络安全和数码经济并不是相互排斥的,不论是人工智能或其他技术,要想从社会、教育或经济层面受益,都须确保环境是安全的。“就如汽车的刹车,如果你想开得快,就需要好的刹车。因此,如果你想在数码世界中快速前进,就要配备强大的网络安全系统作为你的高性能刹车。”
资料来源:早报网